• 人工智能发展史


    1. 关系

    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 -> 神经网络 - - > 深层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最早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被提出,它的初衷是希望能让机器像人类一样,代替人类完成一些任务。正是有了这一需求,才催生了机器学习(1970s)的出现。在机器学习中有一个通过神经网络来进行学习的方法,称为神经网络。由于神经网络的学习效果极为显著,并在更多层网络模型下表现效果更佳,所以出现了深层神经网络

    2. 发展时间线

    • 第一阶段:

      • 1943 - 心理学家 Warren McCulloch 和逻辑学家 Walter Pitts 根据生物神经元(Neuron)结构,提出了最早的神经元数学模型,称为 MP 神经元模型

      • 1956 - 人工智能在达特茅斯会议上被首次提出

      • 1958 - 美国心理学家 Frank Rosenblatt 提出了第一个可以自动学习权重的神经元模型,称为感知机(Perceptron)

      • 1969 - 美国科学家 Marvin Minsky 等人在出版的《Perceptrons》一书中指出了感知机等线性模型的主要缺陷,即无法处理简单的异或 XOR 等线性不可分问题。这直接导致了以感知机为代表的神经网络相关研究进入了低谷期,一般认为 1969 年~1982 年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次寒冬

    • 第二阶段:

      • 1974 - BP反向传播。 美国科学家 Paul Werbos 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第一次提出可以将 BP 算法应用到神经网络上

      • 1982 - 循环连接的 Hopfield 网络被提出

      • 1989 - LeNet被Yann LeCun等人提出,应用于手写数字识别

      • 1997 - 循环神经网络变种之一 LSTM被 Jürgen Schmidhuber 提出, 同年双向循环神经网络(RNN)也被提出。

      • 遗憾的是,神经网络的研究随着以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 SVM 为代表的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兴起而逐渐进入低谷,称为人工智能的第二次寒冬

    • 第三阶段:

      • 2006 - 深层神经网络(DNN)被提出
      • 2012 - 图像识别AlexNet模型被提出
      • 2014 - 生成对抗网络出现
      • 2015 - TensorFlow发布
      • 2016 - AlphaGo智能程序 (围棋)
      • 2017 - AlphaGo Zero 智能程序(围棋)
      • 2018 - 机器翻译BERT
      • 2019 - TensorFlow2.0 发布

    3. 分类

    3.1 学习方式分类:

    • 监督学习
    • 无监督学习
    • 强化学习

    3.2 机器学习分类:

    • 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
    • K均值(K-means,基于原型的目标函数聚类方法)
    • 决策树(Decision Trees,运用概率分析的一种图解法)
    •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运用概率分析的一种图解法)
    • 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主成分分析)
    • 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
    • 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人工神经网络)

    3.3 神经网络

    • 前向神经网络
      • DNN:深度神经网络
      • CNN:卷积神经网络
    • 反馈神经网络
      • RNN:循环神经网络
      • LSTM:逆递归神经网络
    • 玻尔兹曼机
      • RBM:受限玻尔兹曼机
  • 相关阅读:
    MySQL---exists检查数据库对象是否存在
    MySQL---自查询
    MySQL---多表查询
    等待元素
    单元测试---testsuite对象
    mysql--事务
    untieeest方法
    线性,模块,数据,关键字的作用
    selenium中隐式等待和显示等待的区别
    软件测试的原则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pengp/p/1404176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