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HTTPS接口(原理篇)
<div class="tags-box space">
<span class="label">所属专栏:</span>
<a class="tag-link" href="https://blog.csdn.net/column/details/31964.html" target="_blank">Java接口自动化</a>
</div>
</div>
<div class="operating">
</div>
</div>
</div>
</div>
<article class="baidu_pl">
<div id="article_content" class="article_content clearfix csdn-tracking-statistics" data-pid="blog" data-mod="popu_307" data-dsm="post">
<div class="article-copyright">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zuozewei/article/details/84727065 </div>
<div id="content_views" class="markdown_views prism-dracula">
<!-- flowchart 箭头图标 勿删 -->
<svg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style="display: none;"><path stroke-linecap="round" d="M5,0 0,2.5 5,5z" id="raphael-marker-block"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path></svg>
<p></p><div class="toc"><h3><a name="t0"></a>文章目录</h3><ul><ul><li><a href="#_1" rel="nofollow" target="_self">前言</a></li><li><a href="#HTTPS_8" rel="nofollow" target="_self">HTTPS简介</a></li><li><a href="#HTTPS_17" rel="nofollow" target="_self">HTTPS实现原理</a></li><ul><li><a href="#_18" rel="nofollow" target="_self">大致原理</a></li><li><a href="#_27" rel="nofollow" target="_self">技术细节</a></li><li><a href="#_51" rel="nofollow" target="_self">小故事</a></li></ul></ul></ul></div><p></p>
前言
讲HTTPS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HTTP协议。HTTP是一种超文本传输协议,它是无状态的、简单快速的、基于 TCP 的可靠传输协议。
既然 HTTP 协议这么好,那为什么又冒出来了一个 HTTPS 呢?HTTP本身不具备加密的功能,所以也就无法做到对通信整体内容进行加密,
也就是说HTTP是明文传输的,这就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只要数据包被人劫持,那你就相当于赤身全裸的暴露在他人面前,毫无半点隐私可言。想象一下,如果你连了一个不可信的WIFI,正好有使用了某个支付软件进行了支付操作,那么你的密码可能就到别人手里去了,后果可想而知。
网络环境的就是这样,给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到处充满了挑战与风险。对于小白用户,你不能期望他有多高的网络安全意识,产品应该通过技术手段,让自己变得更安全,从源头来控制风险。这就诞生了HTTPS协议。
HTTPS简介
因为HTTP是明文传输,所以造成了安全隐患。如何让数据传输以加密的方式进行,就消除了该隐患。而SSL/TSL提供认证和加密处理及摘要功能。
为了统一解决上述的问题,需要在HTTP上加密处理和认证等机制。我们把添加了加密和认证机制的HTTP称为HTTPS。
HTTPS并非是应用层的一种新协议,只是通信接口部分用SSL/TLS协议代替而已。
所谓的HTTPS,简单理解就是身披SSL/TLS协议壳的HTTP。
从网络的七层模型来看,原先的四层 TCP 到七层 HTTP 之间是明文传输,在这之间加一个负责数据加解密的传输层(SSL/TLS),保证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数据是加密的,而HTTP接收到的依然是明文数据,不会有任何影响。
SSL是Netscape开发的专门用户保护Web通讯的,目前版本为3.0。最新版本的TLS 1.0是IETF(工程任务组)制定的一种新的协议,它建立在SSL 3.0协议规范之上,是SSL 3.0的后续版本。两者差别极小,可以理解为SSL 3.1,它是写入了RFC的。
HTTPS实现原理
大致原理
通过上面的介绍,对HTTPS有了大致的了解。可本质问题还没说,HTTPS是如何实现数据的加密传输?
首先,先来了解下加密算法的方式,常用的有两种: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
- 对称加密:即通信双方通过相同的密钥进行信息的加解密。加解密速度快,但是安全性较差,如果其中一方泄露了密钥,那加密过程就会被人破解。
- 非对称加密:相比对称加密,它一般有公钥和私钥。公钥负责信息加密,私钥负责信息解密。两把密钥分别由发送双发各自保管,加解密过程需两把密钥共同完成。安全性更高,但同时计算量也比对称加密要大很多。
技术细节
对于网络通信过程,在安全的前提下,还是需要保证响应速度。如何每次都进行非对称计算,通信过程势必会受影响。所以,人们希望的安全传输,最终肯定是以对称加密的方式进行。如图:
首先 Session Key是如何得到的,并且在 Session Key之前的传输都是明文的。Session Key通过网络传输肯定不安全,所以它一定各自加密生成的。因此在这之前,双方还要互通,确认加密的算法,并且各自添加随机数,提高安全性。如图:
这样双方确认了使用的 SSL/TLS 版本,以及生成 Session Key的加密算法。并且双方拥有了2个随机数(客户端、服务端各自生成一个)。可是如果按照目前的随机参数,加上加密算法生成Session Key呢,还是存在风险,加密算法是有限固定的,而且随机数都是明文传输的,有被截获的可能。
让加密算法变得不可预测,可能性不大。那么能否再传输一个加密的随机数,这个随机数就算被截获,也无法破译。这就用到了非对称加密算法,我们在步骤二中,把公钥传输给客户端。这样客户端的第三个随机数用公钥加密,只有拥有私钥的服务端才能破译第三个参数,这样生成的 Session 就是安全的了。如图:
看似完成了,现在生成的 Session Key 是不可预测的(就算被截获也无所谓),我们可以放心的进行私密通信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似乎对服务端给的公钥十分信任,如果你目前通信的本身就不可信,或者被中间人劫持,由它发送伪造的公钥给你,那后果可想而知,这就是传说中的“中间人攻击”。
所以,我们得包装一下公钥,让它变得安全。这就引出了数字证书的概念,数字证书由受信任的证书机构颁发,证书包含证书文件与证书私钥文件。私钥文件由服务端自己保存,证书文件发送给请求的客户端,文件包含了域名信息、公钥以及相应的校验码。客户可以根据得到的证书文件,校验证书是否可信。如图:
通俗的表示整个流程如图:
证书示例:
Extended Validation(EV):该级别的证书具有最高的安全性,也是最值得信任的。它除了给出更详细的公司/组织信息外,还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上直接给出了公司名称。
示例:https://www.github.com
小故事
如果上面的技术细节没怎么看太懂?来,我们来讲个故事。
我们在网络的行为(例如看浏览、上传图片、聊天),简单来说都是向服务器发送消息、接收服务器的消息,这个过程很像信鸽传书。
为了更加形象,我们把通信过程中的主要角色服务器、客户端、黑客的称呼也替换一下,小服、小客、小黑。
如小客想给小服发送信息,那么她就把信绑在信鸽腿上,放出信鸽,小服接到信鸽,拿到信纸读消息,这个过程就完成了,很不错,简单方便。
但是,坏人小黑出现了,他把正在愉快飞翔的信鸽抓了下来,并把信给换了,这就麻烦了,小服得到了假消息。
这就是 HTTP 的沟通方式,方便但极不安全,不能传递重要信息。
但是小服和小客很聪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设定了一套编码规则:把字母偏移3个位置,例如,D → A、E → B、F → C,这样,原本的消息“secret message” 就变成了 “pbzobq jbppxdb”。
小黑截获到消息后就会一脸懵逼,看不懂改不了,但是小服知道解码规则,可以轻松转化成原文。
这个方式就是“对称式加密”。
对称式加密很安全,只要保护好key,别让其他人知道即可,但也有个问题,如果小服和小客在通信之前不认识,他们就没办法设定加密规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信方式又一次升级了,比如小客向给小服发送信息,他们的通信流程如下:
- 小客让信鸽飞到小服那儿,但啥也没带,没有信息。
- 小服让信鸽带着一个箱子和一把开着的锁飞回到小客,小服自己留着锁的钥匙。小服让信鸽带着一个箱子和一把开着的锁飞回到小客,小服自己留着锁的钥匙。
- 小客把信放到箱子里,并用锁把箱子锁上,让信鸽把箱子带给小服。小客把信放到箱子里,并用锁把箱子锁上,让信鸽把箱子带给小服。
- 小服收到箱子,用钥匙开锁,拿到信
- 这样小黑就没招儿了,小服和小客可以愉快的通信了。这样小黑就没招儿了,小服和小客可以愉快的通信了。
这个方式就是“非对称加密”,这个箱子就是公钥,开锁的钥匙就是私钥。
细想一下,有个问题,小客怎么确认箱子来自小服而不是小黑呢?为此,小服决定给箱子签个名,小客收到后先检查一下签名就可以确认了。
但这样还不够稳妥,小服决定让最权威的小明来签名,小明是干啥的?他非常有名望,是个绝对值得信赖的家伙,他的签名大家都认,小明就是大名鼎鼎的 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
小服与小明建立了合作,小明收到小服的请求就会为她签名,而小黑是得不到小明给小客的签名的,这样小服就可以放心了。
这就是HTTPS的通信通俗原理了,是不是很好理解。
我们可以看到 HTTPS 比 HTTP的流程重了很多,有个箱子,还有签名,还增加了往返过程,性能肯定有所影响,这一切都是为了安全,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场景来选择什么时候使用 HTTPS,什么时候使用 HTTP。
相关系列:
秒懂HTTPS接口(实现篇)
秒懂HTTPS接口(接口测试篇)
秒懂HTTPS接口(JMeter压测篇)
参考文献:
[1]上野宣,于均良译.图解HTTP.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https://github.com/jasonGeng88/blog/blob/master/201705/https.md
</div>
<link href="https://csdnimg.cn/release/phoenix/mdeditor/markdown_views-258a4616f7.css" rel="stylesheet">
</div>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