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再过两周,我进入职场就满两年了。至今还能回忆起大学毕业时那段四处奔波面试的时光,战战兢兢的坐在各种前辈的面前,哆哆嗦嗦的回答问题。终于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我有机会再次经历面试了,不同的是,这次的我坐在了对面。
技术这行也是按工作年限做基本区分的,应届,三年,五年,十年这都是一个坎。作为一个工作不满两年的新人,我迫切的想知道自己跟三五年工作经验的差距在哪里,该如何提升,正好有这个机会亲眼看看,并且与他们当面沟通。
有些人的简历非常出色,他们的经验的确让我受益颇多,但也有部分的人并非如此,在我看来,跟一两年的我没什么不同。
2.你是拥有十年工作经验,还是一年的经验用了十年
一年的工作重复十年,一日的工作重复三千六百五十天,这就是工作了十年,然而这种工作更多的是不会给你十年的时间,一不留神就会被人替代,后面的年轻人多的是。别忘了,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是年龄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的群体,00后都快成年了,而90后都已步入中年,。
即使是IT也不再是高端的行业,各种号称21天学会编程,三个月培训上岗的招牌,早已形成了一个产业的流水线。
流水线上的人儿就如同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随时随地可插拔。十年的经验跟一年没什么区别,年轻的反而精力更好,如同零件一样随意替换,甚至替换你的不再是人。
3.未来的我们也终将被替代
虽然不是从事目前火爆的“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但毕竟是计算机方向的一线技术人员,比起普通人,更加能体会到什么是技术改变世界。
但同时,也更加惶恐,因为我所从事的工作正是在用于取代那些重复性的工作,随着计算机智能的继续发展,它能处理的工作可以越来越复杂,更多的岗位都将被计算机所取代,甚至计算机程序本身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完成。
是的,我在惶恐,未来的我们价值几何,是否也会被替代。
4.这样的你不可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看过许多简历之后,会发现由于现在的技术非常成熟,大家都是学这些东西,简历很多时候都是千篇一律,工作经验基本类似,上面的各种关键词不用看都能背出来。
但唯有二者会让我印象深刻:
- 拥有工作之外的提升自己的经历,不管是写自己的个人博客,还是在研究前沿的技术栈,这样的人儿一定是一个追求上进的灵魂,我无比渴望与这样人共事。
- 不仅仅只是工作,还在深入技术本身,探究它的本质,每当有人提到一个技术关键词时,我一定会问的问题是它的原理是什么。只有愿意在自己专业上深入的人,才会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追求新知的人可以跟上时代的脚步,不会因落后的消失在历史的尘埃,而专注于专业的人可以成为领域专家,追求极致的本身就是一个无法替代的壁垒。
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会让你与众不同,由此不可替代。
4. 迷茫中前行,只要往上,便是山顶
随着最近在写作方面的投入,我的确花了更多的时间思考,那么,思考下未来的人生就变得很自然了。
标题写的是十年工作的“你”,其实在我眼里,这都是十年之后的“我”,现在我仍在迷茫,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是坚持目前的工作,还是进行自我的转型,面对如此猛烈的“人工智能”的冲击,我是否也要投身其中。
但比起大学时的那种完全看不到路,迈不开脚,现在的我在这条路上前行,或许看不到目标,但每当停下脚步我都会警醒自己,今天的经历是否是在重复昨天,是否有所不同,感受前面的路是不是上坡。因为只要往上,便是山顶。
5.每一年都应该与己不同
四年前,在大学迷茫无知,毫无目标;
三年前,开始学习技术,抓住最后一根就业的稻草;
两年前,进入职场,下定决心努力工作,让技术成为自己唯一的追求;
一年前,拥有了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苦于沟通表达能力的不足,在技术与技术之外尝试着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现在,写作终于开始成为了我在《地球Online》中的第二职业,即使仍与优秀的人儿存在差距,但至少每一年都与己不同。
待十年,再回首,终将截然不同。
作者:初龙
原文链接:https://chulung.com/article/ten-years-of-work-experience-and-a-year-no-different
本文由MetaCLBlog于2017-07-12 09:04:11自动同步至cnblogs
本文基于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发布,转载必须保留署名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