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结果:
- 通过观察平均采样响应时长,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随着并发压力的加大,以及性能测试时间的延长,系统性能所发生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平均采样响应时长曲线应该是平滑的,并大致平行于图像下边界。
- 异常1:平均响应时长在初始阶段跳升,而后逐渐平稳下来。说明系统在初始阶段影响较慢,导致这种现象 的原因有一种是系统在初始阶段存在性能缺陷,徐进一步优化;二可能是系统有缓存机制,而性能测试数据在测试期间没有变化,如此一来,同样的数据在初始阶段的响应时长肯定较慢,而后续响应时长基本一致,这属于性能测试数据准备的问题,不是性能缺陷,需调整后再继续测试;三是系统架构设计导致的固有现象。
- 异常2:平均响应时长持续变大,图形变得越来越陡峭。这可以肯定存在性能缺陷(如内存泄漏i),可通过监控系统日志,监控服务器系能指标来定位问题。
- 异常2:平均响应时长在性能测试期间,突然发生跳变,然后又恢复正常。原因可能源于系统性能缺陷,又可能由于测试环境不稳定造成的。排查系统环境,网络等
- 通过观察采样响应时长标准差可以判断采样数据的分布是否均匀。当采样数据分布不均时,提示可能存在性能缺陷。标准差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高,表示测试数据越离散;反之,标准差越低,代表测试的数据越平稳。理想的采样响应时长标准曲线,也应该是平滑的。
- 吞吐率标准服务器每分钟处理的实际采样数。通过增加并发线程或减少脚本中的延迟,来找到系统支持的最大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