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JAX工作原理


     ajax 的全称是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其中,Asynchronous 是异步的意思,它有别于传统web开发中采用的同步的方式。

    1、ajax所包含的技术

        大家都知道ajax并非一种新的技术,而是几种原有技术的结合体。它由下列技术组合而成。

       1.使用CSS和XHTML来表示。

       2. 使用DOM模型来交互和动态显示。

       3.使用XMLHttpRequest来和服务器进行异步通信。

       4.使用javascript来绑定和调用。

    在上面几中技术中,除了XmlHttpRequest对象以外,其它所有的技术都是基于web标准并且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的,XMLHttpRequest虽然目前还没有被W3C所采纳,但是它已经是一个事实的标准,因为目前几乎所有的主流浏览器都支持它。

    2ajax原理和XmlHttpRequest对象

     

      Ajax的原理简单来说通过XmlHttpRequest对象来向服务器发异步请求,从服务器获得数据,然后用javascript来操作DOM而更新页面。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从服务器获得请求数据。要清楚这个过程和原理,我们必须对 XMLHttpRequest有所了解。

     XMLHttpRequest是ajax的核心机制,它是在IE5中首先引入的,是一种支持异步请求的技术。简单的说,也就是javascript可以及时向服务器提出请求和处理响应,而不阻塞用户。达到无刷新的效果。

       所以我们先从XMLHttpRequest讲起,来看看它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XMLHttpRequest这个对象的属性。

        它的属性有:

        onreadystatechange  每次状态改变所触发事件的事件处理程序。

        responseText     从服务器进程返回数据的字符串形式。

        responseXML    从服务器进程返回的DOM兼容的文档数据对象。

        status           从服务器返回的数字代码,比如常见的404(未找到)和200(已就绪)

        status Text       伴随状态码的字符串信息

        readyState       对象状态值

        0 (未初始化) 对象已建立,但是尚未初始化(尚未调用open方法)

        1 (初始化) 对象已建立,尚未调用send方法

        2 (发送数据) send方法已调用,但是当前的状态及http头未知

        3 (数据传送中) 已接收部分数据,因为响应及http头不全,这时通过responseBody和responseText获取部分数据会出现错误,

        4 (完成) 数据接收完毕,此时可以通过通过responseXml和responseText获取完整的回应数据

     

      但是,由于各浏览器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创建一个XMLHttpRequest对象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这个差异主要体现在IE和其它浏览器之间。下面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的方法。

     1 function CreateXmlHttp() {
     2 
     3     //非IE浏览器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
     4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5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6     }
     7 
     8     //IE浏览器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
     9     if (window.ActiveXObject) {
    10         try {
    11             xmlhttp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12         }
    13         catch (e) {
    14             try {
    15                 xmlhttp = new ActiveXObject("msxml2.XMLHTTP");
    16             }
    17             catch (ex) { }
    18         }
    19     }
    20 }
    21 
    22 function Ustbwuyi() {
    23 
    24     var dat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username").value;
    25     CreateXmlHttp();
    26     if (!xmlhttp) {
    27         alert("创建xmlhttp对象异常!");
    28         return false;
    29     }
    30 
    31     xmlhttp.open("POST", url, false);
    32 
    33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34         if (xmlhttp.readyState == 4) {
    35             document.getElementById("user1").innerHTML = "数据正在加载...";
    36             if (xmlhttp.status == 200) {
    37                 document.write(xmlhttp.responseText);
    38             }
    39         }
    40     }
    41     xmlhttp.send();
    42 }

    如上所示,函数首先检查XMLHttpRequest的整体状态并且保证它已经完成(readyStatus=4),即数据已经发送完毕。然后根据服务器的设定询问请求状态,如果一切已经就绪(status=200),那么就执行下面需要的操作。

    对于XmlHttpRequest的两个方法,open和send,其中open方法指定了:

    a、向服务器提交数据的类型,即post还是get。

    b、请求的url地址和传递的参数。

          c、传输方式,false为同步,true为异步。默认为true。如果是异步通信方式(true),客户机就不等待服务器的响应;如果是同步方式(false),客户机就要等到服务器返回消息后才去执行其他操作。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指定同步方式,在某些页面中,可能会发出多个请求,甚至是有组织有计划有队形大规模的高强度的request,而后一个是会覆盖前一个的,这个时候当然要指定同步方式。

        Send方法用来发送请求。

     

      知道了XMLHttpRequest的工作流程,我们可以看出,XMLHttpRequest是完全用来向服务器发出一个请求的,它的作用也局限于此,但它的作用是整个ajax实现的关键,因为ajax无非是两个过程,发出请求和响应请求。并且它完全是一种客户端的技术。而XMLHttpRequest正是处理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通信的问题所以才会如此的重要。

      现在,我们对ajax的原理大概可以有一个了解了。我们可以把服务器端看成一个数据接口,它返回的是一个纯文本流,当然,这个文本流可以是XML格式,可以是Html,可以是Javascript代码,也可以只是一个字符串。这时候,XMLHttpRequest向服务器端请求这个页面,服务器端将文本的结果写入页面,这和普通的web开发流程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客户端在异步获取这个结果后,不是直接显示在页面,而是先由javascript来处理,然后再显示在页面。至于现在流行的很多ajax控件,比如magicajax等,可以返回DataSet等其它数据类型,只是将这个过程封装了的结果,本质上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7、ajax的优点

     

       Ajax的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大家基本上都深有体会,在这里我只简单的讲几点:

        1、最大的一点是页面无刷新,在页面内与服务器通信,给用户的体验非常好。

      2、使用异步方式与服务器通信,不需要打断用户的操作,具有更加迅速的响应能力。

      3、可以把以前一些服务器负担的工作转嫁到客户端,利用客户端闲置的能力来处理,减轻服务器和带宽的负担,节约空间和宽带租用成本。并且减轻服务器的负担,ajax的原则是“按需取数据”,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冗余请求,和响应对服务器造成的负担。

        4、基于标准化的并被广泛支持的技术,不需要下载插件或者小程序。

    8、ajax的缺点

     

      下面我着重讲一讲ajax的缺陷,因为平时我们大多注意的都是ajax给我们所带来的好处诸如用户体验的提升。而对ajax所带来的缺陷有所忽视。

      下面所阐述的ajax的缺陷都是它先天所产生的。

        1、ajax干掉了back按钮,即对浏览器后退机制的破坏。后退按钮是一个标准的web站点的重要功能,但是它没法和js进行很好的合作。这是ajax所带来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用户往往是希望能够通过后退来取消前一次操作的。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有没有办法?答案是肯定的,用过Gmail的知道,Gmail下面采用的ajax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在Gmail下面是可以后退的,但是,它也并不能改变ajax的机制,它只是采用的一个比较笨但是有效的办法,即用户单击后退按钮访问历史记录时,通过创建或使用一个隐藏的IFRAME来重现页面上的变更。(例如,当用户在Google Maps中单击后退时,它在一个隐藏的IFRAME中进行搜索,然后将搜索结果反映到Ajax元素上,以便将应用程序状态恢复到当时的状态。)

    但是,虽然说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它所带来的开发成本是非常高的,和ajax框架所要求的快速开发是相背离的。这是ajax所带来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2、安全问题

    技术同时也对IT企业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ajax技术就如同对企业数据建立了一个直接通道。这使得开发者在不经意间会暴露比以前更多的数据和服务器逻辑。ajax的逻辑可以对客户端的安全扫描技术隐藏起来,允许黑客从远端服务器上建立新的攻击。还有ajax也难以避免一些已知的安全弱点,诸如跨站点脚步攻击、SQL注入攻击和基于credentials的安全漏洞等。

         3、对搜索引擎的支持比较弱。

         4、破坏了程序的异常机制。至少从目前看来,像ajax.dll,ajaxpro.dll这些ajax框架是会破坏程序的异常机制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在开发过程中遇到过,但是查了一下网上几乎没有相关的介绍。后来我自己做了一次试验,分别采用ajax和传统的form提交的模式来删除一条数据……给我们的调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5、另外,像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违背了url和资源定位的初衷。例如,我给你一个url地址,如果采用了ajax技术,也许你在该url地址下面看到的和我在这个url地址下看到的内容是不同的。这个和资源定位的初衷是相背离的。

         6、一些手持设备(如手机、PDA等)现在还不能很好的支持ajax,比如说我们在手机的浏览器上打开采用ajax技术的网站时,它目前是不支持的,当然,这个问题和我们没太多关系。

     

     

    9、ajax的几种框架

     

      目前我们采用的比较多的ajax框架主要有ajax.dll,ajaxpro.dll,magicajax.dll 以及微软的atlas框架。Ajax.dll和Ajaxpro.dll这两个框架差别不大,而magicajax.dll只是封装得更厉害一些,比如说它可以直接返回DataSet数据集,前面我们已经说过,ajax返回的都是字符串,magicajax只是对它进行了封装而已。但是它的这个特点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比如说我们的页面有一个列表,而列表的数据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我们可以采用magicajax来处理,操作很简单,添加magicajax之后,将要更新的列表控件放在magicajax的控件之内,然后在pageload里面定义更新间隔的时间就ok了,atlas的原理和magicajax差不多。但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这几种框架都只支持IE,没有进行浏览器兼容方面的处理,用反编译工具察看他们的代码就可以知道。

     除了这几种框架之外,我们平时用到的比较多的方式是自己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这种方式和前面的几种框架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另外,在这里还提一下aspnet2.0自带的异步回调接口,它和ajax一样也可以实现局部的无刷新,但它的实现实际上也是基于xmlhttprequest对象的,另外也是只支持IE,当然这是微软的一个竞争策略。

  • 相关阅读:
    UI自动化测试(二)浏览器操作及对元素的定位方法(xpath定位和css定位详解)
    UI自动化测试(一)简介及Selenium工具的介绍和环境搭建
    接口测试——HttpClient工具的https请求、代理设置、请求头设置、获取状态码和响应头
    SpringBoot系列之JDBC数据访问
    Docker系列之MySQL安装教程
    Docker系列之常用命令操作手册
    Docker系列之原理简单介绍
    SpringBoot系列之集成jsp模板引擎
    SpringBoot源码学习系列之嵌入式Servlet容器
    SpringBoot源码学习系列之异常处理自动配置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ujunfeng/p/788479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