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 面向对象编程


    一,类和实例

    1,类是创建实例的模板,而实例则是一个一个具体的对象,各个实例拥有的数据都互相独立,互不影响;

    class Student(object):
        pass

    定义类:定义类是通过class关键字,class后面紧接着是类名,即Student,类名通常是大写开头的单词,紧接着是(object)

    表示该类是从哪个类继承下来的,通常,如果没有合适的继承类,就使用object类,这是所有类最终都会继承的类。

    定义好了Student类,就可以根据Student类创建出Student的实例,创建实例是通过类名+()实现的:
    bart = Student()

    2,方法就是与实例绑定的函数,和普通函数不同,方法可以直接访问实例的数据;

       方法就是类的功能,也就是定义在类里面的函数,它实现了某个功能

       通过在实例上调用方法,我们就直接操作了对象内部的数据,但无需知道方法内部的实现细节。

       和静态语言不同,Python允许对实例变量绑定任何数据,也就是说,对于两个实例变量,虽然它们都是同一个类的不同实例,但拥有的变量名称都可能不同


    由于类可以起到模板的作用,因此,可以在创建实例的时候,把一些我们认为必须绑定的属性强制填写进去。通过定义一个特殊的__init__方法,在创建实例的时候,就把namescore等属性绑上去: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构造函数:就是类在实例化的时候做的某些初始化操作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def __del__(self):#析构函数:析构函数就是这个实例在销毁的时候做的一些操作。
    self.cur.close()
    self.coon.close()

    注意到__init__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永远是self,表示创建的实例本身,因此,在__init__方法内部,就可以把各种属性绑定到self,因为self就指向创建的实例本身。

    有了__init__方法,在创建实例的时候,就不能传入空的参数了,必须传入与__init__方法匹配的参数,但self不需要传,Python解释器自己会把实例变量传进去:

    bart = Student('Bart Simpson', 59)
    print(bart.name)
    print(bart.score)
    和普通的函数相比,在类中定义的函数只有一点不同,就是第一个参数永远是实例变量self,并且,调用时,不用传递该参数。
    除此之外,类的方法和普通函数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你仍然可以用默认参数、可变参数、关键字参数和命名关键字参数。


    实例:
    import pymysql
    class OpMySql1: #经典类
    pass

    class OpMySql(object):#新式类
    def __init__(self,host,user,password,db,port=3306,charset='utf8'):#构造函数,就是类在实例化的时候做的某些初始化操作
    schema = {
    'user':user,
    'host':host,
    'password':password,
    'db':db,
    'port':port,
    'charset':charset
    }
    try:
    self.coon = pymysql.connect(**schema)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数据库连接异常!%s'%e)
    quit('数据库连接异常!%s'%e)
    else:#没有出异常的情况下,建立游标
    self.cur = self.coon.cursor(cursor=pymysql.cursors.DictCursor)

    def execute(self,sql):#类的方法
    try:
    self.cur.execute(sql)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sql有错误%s'%e)
    return e
    if sql[:6].upper()=='SELECT':
    return self.cur.fetchall()
    else:#其他sql语句的话
    self.coon.commit()
    return 'ok'

    def __del__(self):#析构函数:析构函数就是这个实例在销毁的时候做的一些操作。
    self.cur.close()
    self.coon.close()

    res = OpMySql('211.149.218.16','jxz','123456',db='jxz') #实例化
    print(res.execute('select * from stu;'))
    print(res.execute('select * from stu;'))
    print(res.execute('select * from stu;'))

    二,数据封装
    把一些功能的实现细节不对外暴露,类中对数据的赋值、内部调用对外部用户是透明的,这使类变成了一个胶囊或容器,里面包含着类的数据和方法。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def print_score(self):#类的方法
            print('%s: %s' % (self.name, self.score))
    要定义一个方法,除了第一个参数是self外,其他和普通函数一样。要调用一个方法,只需要在实例变量上直接调用,除了self不用传递,其他参数正常传入:
    print(bart.print_score())

    这样一来,我们从外部看Student类,就只需要知道,创建实例需要给出namescore,而如何打印,都是在Student类的内部定义的,这些数据和逻辑被“封装”起来了,调用很容易,但却不用知道内部实现的细节。

    封装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给Student类增加新的方法,比如get_grade

    class Student(object):
        ...
    
        def get_grade(self):
            if self.score >= 90:
                return 'A'
            elif self.score >= 60:
                return 'B'
            else:
                return 'C'
    三,实例属性与类属性(实例变量与类变量)

    由于Python是动态语言,根据类创建的实例可以任意绑定属性。

    给实例绑定属性的方法是通过实例变量,或者通过self变量: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实例变量,必须实例化之后才能用,成员变量
    s = Student('Bob') s.score = 90
    但是,如果Student类本身需要绑定一个属性呢?可以直接在class中定义属性,这种属性是类属性,归Student类所有:
    class Student(object):
        name = 'Student'#类变量
    当我们定义了一个类属性后,这个属性虽然归类所有,但类的所有实例都可以访问到
    class Student(object):
    name = 'Student'
    s = Student() #创建实例 s
    print(s.name) #打印name属性,因为实例并没有name属性,所有会继续查找class的name属性,输出结果:Student
    print(Student.name) #打印类的name 属性,输出结果:Student
    s.name = 'Michael' #给实例绑定name 属性
    print(s.name) #由于实例属性优先级比类属性高,因此它会屏蔽掉类属性,输出结果:Michael
    print(Student.name) #但是类属性并未消失,用Student.name仍然可以访问,输出结果:Student
    del s.name #如果删除实例的name属性
    print(s.name) #再次调用s.name 由于实例的name 属性没有找到,类的name属性就显示出来,输出结果:Student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实例属性和类属性使用相同的名字,因为相同名称的实例属性将屏蔽掉类属性,但是当你删除实例属性后,再使用相同的名称,访问到的将是类属性。
    四,访问限制(私有变量)
    如果要让内部属性不被外部访问,可以把属性的名称前加上两个下划线__,在Python中,实例的变量名如果以__开头,就变成了一个私有变量(private),只有内部可以访问,外部不能访问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__name = name
            self.__score = score
    
        def print_score(self):
            print('%s: %s' % (self.__name, self.__score))

    改完后,对于外部代码来说,没什么变动,但是已经无法从外部访问实例变量.__name实例变量.__score
    bart = Student('Bart Simpson', 59)
    print(bart.__name)
    输出结果:
    AttributeError: 'Student'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__name'
    五,继承和多态(python 不支持多态)
    继承可以把父类的所有功能都直接拿过来,这样就不必重零做起,子类只需要新增自己特有的方法,也可以把父类不适合的方法覆盖重写
    当我们定义一个class的时候,可以从某个现有的class继承,新的class称为子类(Subclass),而被继承的class称为基类、父类或超类(Base class、Super class)
    class Animal(object):
        def run(self):
            print('Animal is running...')
    class Dog(Animal):#对于Dog来说,Animal就是它的父类,对于Animal来说,Dog就是它的子类 
    pass
     class Cat(Animal): 
    pass
    继承有最大的好处是子类获得了父类的全部功能。由于Animial实现了run()方法,因此,DogCat作为它的子类,什么事也没干,就自动拥有了run()方法
    dog = Dog()
    dog.run()
    
    cat = Cat()
    cat.run()
    输出结果:
    Animal is running...
    Animal is running...
    class Animal(object):#父类
    def run(self):
    print('Animal is running...')

    class Dog(Animal):#子类也可以将父类不适合的方法覆盖重写
    def run(self):
    print('Dog is running...')#修改

    class Cat(Animal):
    def run(self):
    print('Cat is running...')
    六,使用@property(属性方法)
    在绑定属性时,如果我们直接把属性暴露出去,虽然写起来很简单,但是,没办法检查参数,导致可以把成绩随便改:
    s = Student()
    s.score = 9999

    这显然不合逻辑。为了限制score的范围,可以通过一个set_score()方法来设置成绩,再通过一个get_score()来获取成绩,这样,在set_score()方法里,就可以检查参数: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get_score(self):
             return self._score
    
        def set_score(self, value):
            if not isinstance(value, int):
                raise ValueError('score must be an integer!')
            if value < 0 or value > 100:
                raise ValueError('score must between 0 ~ 100!')
            self._score = value
    s = Student()
    s.set_score(60)
    print(s.get_score())#输出结果 60
    s.set_score(9999)
    print(s.get_score()) #输出结果: ValueError: score must between 0 ~ 100!
    但是,上面的调用方法又略显复杂,没有直接用属性这么直接简单。
    有没有既能检查参数,又可以用类似属性这样简单的方式来访问类的变量呢?
    还记得装饰器(decorator)可以给函数动态加上功能吗?对于类的方法,装饰器一样起作用。Python内置的@property装饰器就是负责把一个方法变成属性调用的:
    class Student(object):

    @property
    def score(self):
    return self._score

    @score.setter
    def score(self, value):
    if not isinstance(value, int):
    raise ValueError('score must be an integer!')
    if value < 0 or value > 100:
    raise ValueError('score must between 0 ~ 100!')
    self._score = value
    @property的实现比较复杂,我们先考察如何使用。把一个getter方法变成属性,只需要加上@property就可以了,
    此时,@property本身又创建了另一个装饰器@score.setter,负责把一个setter方法变成属性赋值,于是,我们就拥有一个可控的属性操作:
    s = Student()
    s.score = 60
    print(s.score) #输出结果:60
    s.score = 9999
    print(s.score) #输出结果:ValueError: score must between 0 ~ 100!

    注意到这个神奇的@property,我们在对实例属性操作的时候,就知道该属性很可能不是直接暴露的,而是通过getter和setter方法来实现的。

    还可以定义只读属性,只定义getter方法,不定义setter方法就是一个只读属性:

    class Student(object):
    
        @property
        def birth(self):
            return self._birth
    
        @birth.setter
        def birth(self, value):
            self._birth = value
    
        @property
        def age(self):
            return 2015 - self._birth

    上面的birth是可读写属性,而age就是一个只读属性,因为age可以根据birth和当前时间计算出来

    小结

    @property广泛应用在类的定义中,可以让调用者写出简短的代码,同时保证对参数进行必要的检查,这样,程序运行时就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

    七,静态方法和类方法

    @staticmethod #静态方法
    def other():
    print('我是other')
    @classmethod#类方法,也不需要实例化,直接就能用。它静态方法高级一点
    #它可以使用类变量和类方法。
    def class_fun(cls):
    print(cls.xiaohei)
    cls.class_fun2()
    @classmethod
    def class_fun2(cls):
    print('我是类方法2')
    静态方法
    不需要实例化就能直接用的,其实和类没有什么关系,就是一个普通的函数
    写在了类里面而已,也用不了self的那些东西,也调用不类里面的其他函数。
  • 相关阅读:
    Django 查询filter 常见查询方法
    Django form表单
    Django的认证系统
    django 中间件
    tricks or tips
    Git
    Paper Read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Weakly Supervised Learning
    Paper Reading: Dynamic Routing Between Capsules (NIPS 2017)
    Paper Reading: Recombinator Networks: Learning Coarse-to-Fine Feature Aggregation (CVPR 2016)
    Paper Reading: 3D Hand Pose Estimation: From Current Achievementsto Future Goals (CVPR 2018)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ndai21/p/843830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