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者与消费者模式(理解)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需要使用到同步,以及线程,属于多并发行列

    产生数据的模块,就形象地称为生产者;而处理数据的模块,就称为消费者。 

    单单抽象出生产者和消费者,还够不上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该模式还需要有一个缓冲区处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作为一个中介。生产者把数据放入缓冲区,而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数据。

    解耦:

    假设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别是两个类。如果让生产者直接调用消费者的某个方法,那么生产者对于消费者就会产生依赖(也就是耦合)。将来如果消费者的代码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生产者。而如果两者都依赖于某个缓冲区,两者之间不直接依赖,耦合也就相应降低了。

    支持并发:

    生产者直接调用消费者的某个方法,还有另一个弊端。由于函数调用是同步的(或者叫阻塞的),在消费者的方法没有返回之前,生产者只好一直等在那边。万一消费者处理数据很慢,生产者就会白白糟蹋大好时光。
    使用了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之后,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是两个独立的并发主体(常见并发类型有进程和线程两种)。生产者把制造出来的数据往缓冲区一丢,就可以再去生产下一个数据。基本上不用依赖消费者的处理速度。其实当初这个模式,主要就是用来处理并发问题的。

    支持忙闲不均:

    缓冲区还有另一个好处。如果制造数据的速度时快时慢,缓冲区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当数据制造快的时候,消费者来不及处理,未处理的数据可以暂时存在缓冲区中。等生产者的制造速度慢下来,消费者再慢慢处理掉。

    环形缓冲区(减少了内存分配的开销)

    双缓冲区(减少了同步/互斥的开销)

    消费者:

    生产者:

    缓冲区:

  • 相关阅读:
    linux ps查看进程命令
    linux distribution是什么?
    samba配置smb.conf
    linux samba.tar.gz安装和配置
    linux后台执行命令&
    linux crontab任务调度的使用
    linux ubuntu卸载软件
    vue-router
    vue computed
    vue 监听的使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ustinspark-jessylu/p/637893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