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系统,尤其是双系统,总是无法绕过引导的坑。
linux的grub是非常复杂的引导系统,学习它非常累。而windows又不能引导linux。你可能会想,怎么就没有一种简单的引导方式,就好像引导光盘,引导u盘那样,插上去就能用呢?
因为传统的mbr引导设计得很小气,所以多个系统都拼命争夺那个小小的引导区域,而自己却又不懂得引导对方,所以就相互伤害,相互覆盖引导。但是,uefi横空出世,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是如果你不熟悉uefi的原理,那么你会觉得这个uefi更加坑爹。电脑的东西,一定要先熟悉其原理,而不是浑水摸鱼,随便瞎搞,这样是没结果的。
uefi引导有两个条件:
1.有个引导区,叫ESP。
2.每个分区都是gpt分区格式的。这个分区格式是指用了新的分区表。
uefi可以兼容mbr传统格式,但没必要!旧的东西就是要被淘汰的。所以现在uefi的复杂性是因为兼容mbr,如果不去兼容,才能体现uefi的便利。
首先要在bios里面关闭兼容模式,csm 关了。安全启动也关了。然后能选的都选uefi。
设好之后,才是纯粹的uefi环境。
为什么uefi 引导会比较方便呢?因为以前是所有操作系统,都争夺一块小区域,现在uefi直接给你一个引导分区,每个系统只要把引导文件按照规定放在各自的文件夹,就ok了,大家相互可以不认识,也可以不知道对方是谁,也可以不知道怎么引导对方。这岂不是很完美?
esp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它实际上是一个普通的fat16格式(或fat32)分区(win98之前的默认格式),这种格式,几乎每个操作系统都认识,都能操作,所以就很便利。但是为了避免受到破坏,进入系统之后,系统会对其进行隐藏,所以要用特定的工具来访问它。
知道原理之后,就很容易设计引导方案了。
事实上,对windows来说,引导只需要两个文件,一个是引导程序,一个是配置文件。其中引导程序,只需要复制,而配置文件叫bcd,通过一个叫easybcd的工具可以配置。
当然,第一步你的硬盘必须先格式化为gpt格式的。但是如果你已经格式化了,也没关系,可以通过diskgenius的免费软件来转换成gpt格式,操作得当不会破坏数据。
esp分区新建如下目录结构:
efi/boot/
efi/microsoft/boot/
将windows系统里面的bootmgfw.efi 复制到第二个路径下,把配置好的bcd也复制过去。然后把bootmgfw.efi 复制一份,改名bootx64.efi复制到第一条路径下。
就这么简单,甚至第二步也不是必须的。bootx64.efi这里是计算机默认启动的路径,而microsoft下面的,是微软这个品牌的系统所使用的启动路径,如果bios足够聪明,它会直接在microsoft下面找引导程序.efi。
对于linux来说,同样的,它也可以建立一个linux的文件夹,或者随便什么名字的文件夹,把引导文件放进去就可以了。
特别的,bios 内部的存储区域还可以存储相关的引导路径信息(需要相关工具来设置这块区域),方便用户选择。所以为何有些系统的引导文件布局和以上有所不同。
除了esp分区,其他任何分区,都可以独立的被引导,甚至可以跨设备引导,因为gpt用一个很长的标记标识所有设备,可以认为是无冲突,独一无二的,因此理论上,不管引导文件存在那里,从那里开始引导,只要给出正确的设备号,都能找到对应的设备,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理论上当前设备esp有没有,也不是关键,只要在某个设备上有,这个引导程序可以引导所有连接到硬件系统的设备。这也是uefi 和gpt分区系统真正强大的地方,真正做到了随意引导,与位置无关。
比如我们可以把引导放在一个u盘里面,然后插上这个u盘才能使用电脑,这也是挺有趣的实践。不过我没试过。大家可以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