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字塔原理》笔记


    1、表达的逻辑

    很多人难以提高写作能力和讲话能力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写的更清楚一些”意味着使用更简单、更直接的句子。事实上,人们在写文章时的确会经常使用过长的句子,句子结构也过于繁琐,使用的语言经过过于学术化,过于抽象,段落中的句子顺序有时也很混乱。

    文章条理不清还有一个比上面提到的原因更常见、但也更容易改进的原因,即文章的结构(structure),也就是句子的组织顺序(不管句子本身是写的好还是坏)。如果读者认为你的文章条理不清,很可能是因为你表达思想的顺序与读者的理解力发生了矛盾。

    对受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或学员)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因为主要思想总是从次要思想概括总结得出的,文章中所有思想的理想组织结构也必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即由一个总的思想统领多组思想。

    你可以很容易地使受众理解用金字塔结构组织的思想:先从金字塔的最顶端开始,沿各个分支向下展开

    首先表达的主要思想,使受众对表达着的观点产生某种疑问,而主要思想下一层次上的思想将回答这些疑问。通过不断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受众就可以了解文章中的全部思想。

    对文章阐述的思想作出疑问/回答式反应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反应,没有国籍和民族的区别。人类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只有用某种方式将思想表达出来,说出来或写下来,我们才能够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思想。

    因此,作者或讲话者在强制自己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后会发现,准确把握自己的思想,有助于自己写出条理清晰、意义明确的文章。

    2、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如果受众希望通过阅读你的文章、听你的演讲或培训,来了解你对某一问题的观点,那么他将面临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即使你的文章篇幅很短,比如只有两页纸,文章中也会包含大约100个句子。读者必须阅读、理解每一句话,并且寻找每句话之间的联系,前前后后反复思考。

    如果你的文章结构呈金字塔形,文章的思路自金字塔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展开,那么读者肯定会觉得你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这一现象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

    • 大脑会自动将信息归纳到金字塔结构的各组中,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 预先归纳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沟通内容,都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记忆
    • 你应有意地将沟通内容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书面、培训、演讲、报告、述职和写文章、总结、申请、方案、计划等

    0x1: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人类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大脑会自动将发现的所有事物以某种秩序组织起来。基本上,大脑会认为同时发生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并且会将这些事物按某种逻辑模式组织起来。古人将星象组成成星座的意象就源自于此。

    大脑会将其认为具有“共性”的任何事物组织在一起。“共性”指的是具有某种相似的共同点或所处的位置相近。

    无论是谁,一看到上面6个黑点,都会认为共有两组黑点,每组3个。造成这种映象的主要原因是,有些黑点间的距离比另一些黑点间的距离大。 

    当你听别人讲话或看文章时,也会发生类似的组织思想的现象。你会将同时出现的或位置相邻的几个思想相联系,努力用某种逻辑模式组织它们。这种逻辑模式必定是金字塔结构,因为只有金字塔结构才能满足大脑的两个需求:

    • 一次记忆不超过7个思想、概念或项目
    • 找出逻辑关系

    0x2:找出逻辑关系,抽象概括

    仅以逻辑方法将思想或概念分组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出其逻辑关系。你所要做的是提高一个抽象层次,将大脑需要处理的若干项目变成少数的几个。由于处于较高层次上的思想总是能够提示其下面一个层次的思想,因而也更容易记住。

    所有的思维过程(思考、记忆、解决问题)显然都在使用这种分组和概括的方法,以将大脑中的信息组成一个由互相关联的金字塔组成的巨大的金字塔群。

    0x3: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写出条理清晰文章的最重要方式,而清晰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也就是通俗说的“总分总结构”。

    受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演讲者、培训师)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一句一句地表达你的思想,读者就会自动从中寻找共同点,将你所表达的思想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由于受众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难对你所表达的思想组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事实上,如果你不预先告诉读者某一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很可能会认为某一组中的思想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关系。退一步说,即使受众能够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阅读,你也增加了他们阅读的难度,因为他们必须自己找出这种你没有提前说明的逻辑关系。

    0x4: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如果你将所有的信息进行归类分组、抽象概括,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你的文章结构会如下图所示,每个方框代表你希望表达的一个思想。

    你的思维从最底部的层次开始,将句子按照某种逻辑顺序组成段落,然后将段落组成章节,最后将章节组成完整的文章,而代表整篇文章的则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一个思想(中心思想、核心观点)。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因为演绎推理、发现因果关系、化整为零和归纳总结是大脑可进行的仅有的4种分析活动,这4种顺序也是大脑可用于组织思想的仅有的4种顺序。

    3、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由于金字塔结构的规则非常明确,如果在开始写作之前,你就已经完全清楚你想表达的思想,你就可以容易地将要表达的思想组织成规范的金字塔结构。

    但是,大多数人在刚坐下来开始写作时,可能对自己想表达的思想还只有模糊的想法,甚至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笔。在你不得不用词汇或句子将思想呈现出来之前,你很可能难以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思想。甚至连你认为已经构思好的第一个思想,写出来时可能都不很准确。

    因此,不要幻想一坐下来就开始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首先你必须梳理你想要表达的思想。

    下面,我们来详细讨论这些金字塔内部的逻辑关系。通过了解这些逻辑关系,我们得到一种循序渐进的武器,得以从零开始逐步构建我们的金字塔结构文章。

    0x1:纵向关系

    纵向联系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过纵向联系,你可以引导一种疑问/回答式的对话,从而使读者带着极大兴趣了解你的思路进展。

    为什么肯定读者会感兴趣?因为这种纵向联系会迫使读者按照你的思路产生符合逻辑的反应。

    你放在金字塔结构每一个方框中的就是一个“思想”。所谓“思想”是指向受众发出新信息并引发受众疑问的语句。因此,也可以说,表达思想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受众传递新的信息。

    为了向受众传递新的信息而作的表达,必然会使对方就其逻辑性产生疑问,例如,

    • 为什么会这样?
    • 怎样才能这样?
    • 为什么你这样说?

    作为文章的作者,你必须在该表述的下一个层次上横向地回答读者的疑问。但是同时,你的回答仍然是向读者传递他不知道的新信息,这又使读者产生新的疑问,于是你又在下一个层次回答读者的新疑问。

    0x2:横向关系

    当你考虑在下一个结构层次上如何表述时,必须保证你的表述能回答在其上一个层次上的表述引起的疑问,同时还必须保证表述符合逻辑。也就是说,表述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 

    0x3:序言的结构

    了解了以上知识后,现在你已经可以随时从某一思想开始构建你的金字塔结构,并在需要时加入其它思想(向上、向下、横向)。

    但是,在你着手构建自己的金字塔结构之前,还需要了解一件事,即你的文章需要回答的初始问题(作者向读者提出的第一个疑问)。你可以通过讲故事式的序言(前言、引言)确定初始问题。

    4、如何构建金字塔

    0x1: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地构建金字塔结构通常更容易一些,因为你开始思考的是你最容易确定的事情,即文章的主题,以及读者对该主题的了解情况。

    但是,你还不能现在就坐下来开始写序言,你应当利用序言的结构,将头脑中的观点、论点、想法逐个梳理出来。

    0x2:自下而上法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还没想清楚,无法构建金字塔结构的顶部。譬如,有时你无法准确确定要讨论的主题,有时尚不清楚读者头脑中的疑问,有时则无法确定读者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遇到这些情况,可向下移动一个层次,从关键句层次上着手。

    • 列出你想要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 得出结论

    5、序言的具体写法

    文章的序言(前言、引言、导言)概括读者已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文章将要回答的疑问建立联系,然后作者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提供回答疑问的答案上。

    如果是写文章,就是“序言”;如果是演讲,就是“开场白”。

    文章的序言必须用讲故事的形式,也就是说,序言必须先介绍读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然后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这种讲故事的形式对于组织读者已知的信息非常有用。

    0x1: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读者头脑中已经存在许多杂乱、零散的思想,其中绝大多数都与你的文章讨论的主题不相关。如果读者事先并不确信会对你的文章感兴趣,那么要想将所有其他思想抛开,专注于你提供的信息,对读者而言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读者只有在感受到强烈的吸引力时,才会愿意暂时放弃其他想法,专注于你提供的信息。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即利用未讲完的故事所产生的悬念效果。

    0x2:序言的常见模式

    总的来说,你写文章的目的通常是回答以下4条问题之一:

    • 我们应当做什么
    • 我们应该如何做
    • 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
    •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当然,你常用的文章模式取决于你工作的内容。这个小节我们逐个介绍在商务文章中最常见的4种模式:

    • 发出指示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或“我们应该如何做”等疑问句
    • 请求支持式:针对“我们是否应该这么做”等疑问句
    • 解释做法式:针对“我们应该如何做”等疑问句
    • 比较选择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等疑问句

    6、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条理清晰的文章,必须能够准确、清晰地表现同一主题思想下的思想组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正确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思想必然会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这些思想分别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但相互关联,并且由一个单一的主题思想统领。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横向。

    • 位于一组思想的上一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
    • 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
    • 同一组中的思想之间存在着逻辑顺序,具体的顺序取决于该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演绎推理关系,还是归纳推理关系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建立思想逻辑关系仅有的两种模式。

    7、思考的逻辑

    当你对文章结构的思考已经深入到关键句层次的下一个层次时,你就应该开始写作了。更低层次上的思想不要在构思阶段完成,而应放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完成。

    当你写完全篇文章时,还必须仔细检查一下全文的结构,因为你可能发现自己犯了以下两种常见错误之一:

    • 仅仅因为可以用一个名词概括,而将关联性很小的思想排列在一起(例如“xx的10个步骤”或“5个问题”等),实际上这些思想之间不存在逻辑关系
    • 金字塔结构顶端的中心思想,使用的是“缺乏思想”的句子(如“该公司存在的5个问题”),而非具有揭示性的观点

    罗列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倾向。实际上,罗列不失为一种将作者的思想排列出来并审视的好办法。但我们不能就此止步,而应当进一步思考,以保证每组中的各个思想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然后明确说明这种逻辑关系的隐含意义。

    8、应用逻辑顺序

    想了解一组思想真正想表达的思想观点,只有经过以下过程:

    • 确定该组思想的类型(类别)
    • 将同一类型的思想归类、分组
    • 找出各类别思想之间的顺序

    9、概括各组思想

    不能简单地把一系列思想堆放在一起,并假定读者能够看出其中的意义。每一组思想都隐含着一个总结性的思想,这个思想能够呈现该组思想之间关系的本质。你应该首先使自己明确了解各组思想之间的关系,然后向读者指明这种关系。

    进行任何一次分组时,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只列出了这些思想,而不列出其他思想?”,对此的答案应当是:

    • 这些思想都具有某种共性,而且是以这种方式相互关联的仅有的一些思想
      • 在这种情况下,该组的概括性思想,应当是该组思想的共性所隐含的意义
    • 这些思想都是为实现某一结果而必须同时采取的行动
      • 在这种情况下,该组的概括性思想,应当表明采取以上行动后产生的直接结果

    10、解决问题的逻辑

    这里最关键的是前两个阶段,如果在流程的前两个阶段组织好方法,就能很容易地进入到第三或第四阶段。前两个阶段实际上是在预先搭建你的金字塔。

    但界定问题和结构化分析是非常复杂的工作,问题的起因经常是模棱两可和令人困惑的,甚至被错误地表达。问题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大量的数据,为了确认问题,你不得不“事必躬亲”,而且会有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我们接下来重点讨论“界定问题”和“结构化分析问题”这两个关键环节。

    判断问题是否存在,通常要看经过努力得到的结果,与希望得到的结果之间是否有差异。

    “问题”是指你不喜欢某一结果(比如销售额降低),想得到其他结果(比如销售额增长),称为期望结果(即目标)。“解决方案”则是指如何从现状到目标:

    以上界定问题的方法称为连续分析(统计学上称为序列分析),是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技巧,可以帮助你为以下按逻辑顺序排列的问题寻找答案:

    • 是否有/是否可能有问题(或机会)?
    • 问题在哪里?
    • 为什么存在(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 我们能做什么?
    • 我们应该做什么?

     

    在介绍分析结果的时候,问题1和问题2的答案就死文章的序言,问题3~5的答案就是金字塔结构中的思想、观点、论点、看法。

    11、界定问题

    0x1:界定问题的框架

    如前所述,问题是指你已有的(现状)与你想要的(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某一背景,并在一系列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

    条件可能很简单,也可能是很复杂的因果关系。无论是哪种情况,了解其发展历史,是确定差距之性质和把握其重要性最基本的过程。

    为了解决问题,必须找出出现差距的原因以及缩小差距的措施。原因通常可以从序幕所描述的活动中找到。因此,界定问题的框架需要你回答以下3个问题:

    • 发生了什么事情?【背景(切入点/序幕 + 困扰/困惑)】
    • 我们不喜欢它什么?(非期望结果)
    • 我们想要什么?(期望结果)

    回答了上述问题后,就界定了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入手,你可以确定读者的问题是什么,并寻找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通常从改变现有结构和流程,即分析切入点/序幕这里入手。

    0x2:把“界定问题”写成序言

    0x3:展开问题的各要素

    需要确定4个要素后才能界定问题,并由此寻找解决方案。这4个要素分别是:

    • 切入点/序幕
    • 困扰/困惑
    • 现状,非期望结果
    • 目标,期望结果

    4个要素一起讲述了问题是如何被展开的戏剧性的故事,你可以把这些要素当做戏剧的术语来理解。

    以界定问题的框架为准绳,根据寻找解决方案的初衷不同,读者通常会希望解决下列7种问题之一,而这7种问题的构成要素如何转换成序言,如下图所示:

      

    12、结构化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

    为了有效地找到结论和行动方案,分析人员必须有意识、有条理地去收集事实,得出符合逻辑的发现。 

    0x1:设计诊断框架

    使用诊断框架帮助你设想客户产生问题的领域的状况。这种设想最终会揭示出你的分析应该关注的要素或活动。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头痛但不知道原因,所以无法医治。所以你第一步应该设想一下造成头痛的可能原因。

    采用“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分类方法后,头痛的原因要么是身体上的,要么是精神上的。如果是身体上的,要么来自外部,要么来自内部。如果是外部的原因,要么是撞伤,要么是过敏,要么是对天气的反应,等等。

    通过逐项展开,就可以按排除的难以程度对所有可能的原因进行筛选。 

    0x2:使用诊断框架

    0x3:建立逻辑树

    使用逻辑树可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我们前面层提到序列分析法,有以下步骤:

    • 是否有问题?
    • 问题在哪里?
    • 为什么存在?
    • 我们能做什么?
    • 我们应该做什么?

    在步骤2和步骤3,可使用具体的流程图和因果结构,表示有关公司经营的要素、作业或任务之间的系统关系,建立“背景”的模型。

    在步骤4和步骤5,使用逻辑树得出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实施这些方案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

    金字塔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你已经明确地界定和分析问题,通过一定的逻辑结构分解出问题的背景和起因,解决冲突的解决方案就是不言自明的,已经自然包含在整个金字塔结构中了。

    13、演示的逻辑

    在纸面上或屏幕上展示你的思想时,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在视觉上,你都需要确保能加强组成金字塔的思想之间的逻辑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读者或观众总是先看到逻辑关系的存在,然后才能理解它。因此你要用读者眼睛所看到的来强化她们的头脑所接收的。

    14、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在实际写作中,文章多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文章无论长短,都应该让读者能从字面上迅速理解和吸收其主要思想(观点、论点、建议等)。理想的文章,应该让读者在30秒内理解读者的整体思维框架,包括序言、中心思想和关键句要点。此外,读者还应当能了解整体架构下,各组思想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15、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 文字幻灯片应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适当分组和总结的思想(观点、论据、建议等),叙述时应尽量简洁
    • 演示文稿应图文并茂,使用各种图表(图、表或示意图)相配合
    • 演示文稿应呈现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故事梗概和剧本

    演示文稿包括两类幻灯片 --- 文字和图表,理想的比例是图表占90%,文字占10%,其各自的作用时:

    • 说明演示文稿的框架结构(文字幻灯片)
    • 强调重要的思想、观点、结论、论点、建议或要采取的措施等(文字幻灯片)
    • 阐明单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的数据、关系(图表)
  • 相关阅读:
    投票练习
    多条件查询
    PHP 购物车
    PHP TP模型
    PHP smarty函数
    PHP smarty复习
    PHP smarty缓存
    PHP phpcms
    php smarty查询分页
    PHP Smarty变量调节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ttleHann/p/1455777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