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学习——梯度下降法


    1 前言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里面都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优化损失函数,一个模型只有损失函数收敛到一定的值,才有可能会有好的结果,降低损失的工作就是优化方法需做的事。常用的优化方法:梯度下降法家族、牛顿法、拟牛顿法、共轭梯度法、Momentum、Nesterov Momentum、Adagrad、RMSprop、Adam等。
      梯度下降法不论是在线性回归还是 Logistic 回归中,主要目的是通过迭代找到目标函数的最小值,或者收敛到最小值。
      梯度下降法作为机器学习中较常使用的优化算法,其有着三种不同的形式:

    1. 批量梯度下降(Batch Gradient Descent)
    2. 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3. 小批量梯度下降(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

      其中小批量梯度下降法也常用在深度学习中进行模型的训练。接下来,将逐步对这三种不同的梯度下降法进行理解。

      为方便理解这三种梯度下降法,可以参考本博客《机器学习——批量梯度下降法、随机梯度下降法、小批量梯度下降法》

    2 梯度下降算法

    2.1 场景假设

      梯度下降法的基本思想可以类比为一个下山的过程。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人被困在山上,需要从山上找到山的最低点。但此时山上的浓雾很大,导致可视度很低;因此,下山的路径就无法确定,必须利用自己周围的信息一步一步地找到下山的路。这个时候,便可利用梯度下降算法来帮助自己下山。
      怎么做呢?首先以他当前的所处的位置为基准,寻找这个位置最陡峭的地方,然后朝着下降方向走一步,然后又继续以当前位置为基准,再找最陡峭的地方,再走直到最后到达最低处。

      

    2.2 梯度下降

      梯度下降的基本过程就和下山的场景很类似。
      首先,我们有一个可微分的函数,代表着一座山。目标是找到这个函数的最小值,也就是山底。
      根据之前的场景假设,最快的下山的方式就是找到当前位置最陡峭的方向,然后沿着此方向向下走。对应到函数中,就是找到给定点的梯度 ,然后朝着梯度相反的方向,就能让函数值下降的最快!
      重复利用这个方法,反复求取梯度,最后就能到达局部的最小值,这就类似于我们下山的过程。而求取梯度就确定了最陡峭的方向,也就是场景中测量方向的手段。

    2.2.1 微分

      微分例子:
      1.单变量的微分,函数只有一个变量时
        ${large frac{mathrm{d}(x^{2}) }{mathrm{d} x} =2x} $
      2.多变量的微分,当函数有多个变量的时候,分别对每个变量进行求微分
        ${large frac{partial (x^{2}y^{2})}{partial x} =2xy^{2}} $

    2.2.2 梯度

      梯度实际上就是多变量微分的一般化。
      例子:
        $J( heta )=5-(4 heta_{1} +3 heta_{2}-2 heta_{3})$
        $ abla J(Theta)=leftlanglefrac{partial J}{partial heta_{1}}, frac{partial J}{partial heta_{2}}, frac{partial J}{partial heta_{3}} ight angle=(-5,-2,12)$
      可以看到,梯度就是分别对每个变量进行微分,然后用逗号分割开,梯度是用$<>$包括起来,说明梯度其实一个向量。

    1. 在单变量的函数中,梯度其实就是函数的微分,代表着函数在某个给定点的切线的斜率。
    2. 在多变量函数中,梯度是一个向量,向量有方向,梯度的方向就指出了函数在给定点的上升最快的方向。梯度的方向是函数在给定点上升最快的方向,那么梯度的反方向就是函数在给定点下降最快的方向。

    2.2.3 数学解释

      数学公式:$ heta ^{1} = heta ^{0} +alpha igtriangledown J( heta)$
      意义是:$J$  是关于 $ heta$ 的一个函数,当前所处位置为 $ heta ^{0}$ 点,要从这个点走到 $J$ 的最小值点。首先先确定前进的方向:梯度的反向。然后走一段距离的步长: $alpha$ ,走完这个段步长,到达 $ heta ^{1}$!

    2.2.4 学习率 α

      $alpha$ 在梯度下降算法中被称为 学习率 或者 步长。通过 $alpha$ 来控制每一步距离,以保证步子不要跨太大,避免走太快,错过最低点。同时也要保证不要走的太慢,影响效率。$alpha$ 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小的话,可能导致走不到最低点;太大的话,导致错过最低点。

    2.2.5 梯度乘负号

      梯度前加负号,意味着朝梯度相反方向前进。梯度的方向就是函数在此点上升最快的方向。梯度下降需要朝下降最快的方向前进,自然是负梯度的方向,所以需要加上负号。

    3 实例

    3.1 单变量函数的梯度下降

      假设有一个单变量函数:$J( heta) = heta ^{2} $
      函数的微分:$J^{'} ( heta) =2 heta$
      初始化:设置初始位置  $ heta^{0}=1$,设置学习率: $alpha =0.4$
      根据梯度下降的计算公式:$ heta ^{1} = heta ^{0} +alpha igtriangledown J( heta)$
      计算过程:
        $ heta ^{0} =1$
        $ heta ^{1} = heta ^{0}-alpha J ^{'}( heta ^{0})=1-0.4*2=0.2$
        $ heta ^{2} = heta ^{1}-alpha J ^{'}( heta ^{1})=0.2-0.4*0.4=0.04$
        $ heta ^{3} =0.08$
        $ heta ^{4} =0.0016$
      如图,经过四次的运算,也就是走了四步,基本抵达函数最低点,也就是山底。

      

    3.2 多变量函数的梯度下降

      假设有一个目标函数:$J( heta)= heta_{1}^{2} + heta_{2}^{2}$
      假设初始起点:$ heta^{0}= (1,3)$,初始学习率:$alpha =0.1$
      函数的梯度为:$igtriangledown J( heta)=<2 heta_{1},2 heta_{2}>$
      计算过程:
        $egin{array}{l} Theta^{0}=(1,3) \ Theta^{1}=Theta^{0}-alpha abla J(Theta)=(1,3)-0.1 *(2,6)=(0.8,2.4) \ Theta^{2}=(0.8,2.4)-0.1 *(1.6,4.8)=(0.64,1.92) \ Theta^{3}=(0.5124,1.536) \ Theta^{4}=(0.4096,1.228800000000001) \ vdots \ Theta^{10}=(0.1073741824000003,0.32212254720000005) \ Theta^{50}=left(1.141798154164342 e^{-05}, 3.42539442494306 e^{-05} ight) \ vdots \ Theta^{100}=left(1.6296287810675902 e^{-10}, 4.8888886343202771 e^{-10} ight) end{array}$
      我们发现,已经基本靠近函数的最小值点:

      

    批量梯度下降

      为了便于理解,这里使用只含有一个特征的线性回归来展开。
      此时线性回归的假设函数为:

        $h_{ heta} (x^{(i)})= heta_1 x^{(i)}+ heta_0$

      其中 $i=1,2,...,m$,其中 $m$ 表示样本数。
      对应的目标函数(代价函数)即为:

        $J( heta_0, heta_1) = frac{1}{2m} sum_ limits {i=1}^{m}(h_{ heta}(x^{(i)}) - y^{(i)})^2$

      批量梯度下降法是最原始的形式,它是指在每一次迭代时使用所有样本来进行梯度的更新。从数学上理解如下:
      (1)对目标函数求偏导

        $frac{Delta J( heta_0, heta_1)}{Delta heta_j} = frac{1}{m} sum_ limits {i=1}^{m} (h_{ heta}(x^{(i)})-y^{(i)})x_j^{(i)}$

      其中 $i=1,2,...,m$,$m$ 表示样本数,$j = 0,1$ 表示特征数,这里我们使用了偏置项 $x_0^{(i)} = 1$
      (2)每次迭代对参数进行更新:

        $ heta_j := heta_j - alpha frac{1}{m} sum_ limits {i=1}^{m} (h_{ heta}(x^{(i)})-y^{(i)})x_j^{(i)}$

      注意:这里更新时存在一个求和函数,即为对所有样本进行计算处理,可与下文SGD法进行比较。
      优点:
      (1)一次迭代是对所有样本进行计算,此时利用矩阵进行操作,实现了并行。
      (2)由全数据集确定的方向能够更好地代表样本总体,从而更准确地朝向极值所在的方向。当目标函数为凸函数时,BGD一定能够得到全局最优。
      缺点:
      (1)当样本数目 $m$ 很大时,每迭代一步都需要对所有样本计算,训练过程会很慢。
      从迭代的次数上来看,BGD迭代的次数相对较少。

    5 随机梯度下降

    随机梯度下降法不同于批量梯度下降,随机梯度下降是每次迭代使用一个样本来对参数进行更新。使得训练速度加快。
      对于一个样本的目标函数为:

        $J^{(i)}( heta_0, heta_1) = frac{1}{2}(h_{ heta}(x^{(i)})-y^{(i)})^2$

      (1)对目标函数求偏导:

        $frac{Delta J^{(i)}( heta_0, heta_1)}{ heta_j} = (h_{ heta}(x^{(i)})-y^{(i)})x^{(i)}_j$

      (2)参数更新:

        $ heta_j := heta_j - alpha  (h_{ heta}(x^{(i)})-y^{(i)})x^{(i)}_j$

      注意:这里不再有求和符号

    6 小批量梯度下降

      小批量梯度下降,是对批量梯度下降以及随机梯度下降的一个折中办法。其思想是:每次迭代 使用  batch_size 个样本来对参数进行更新。
      这里我们假设$batch_size = 10$,样本数$m=1000$

       优点:
      (1)通过矩阵运算,每次在一个 batch 上优化神经网络参数并不会比单个数据慢太多。
      (2)每次使用一个 batch 可以大大减小收敛所需要的迭代次数,同时可以使收敛到的结果更加接近梯度下降的效果。(比如上例中的30W,设置 batch_size=100 时,需要迭代 3000 次,远小于 SGD 的 30W 次)
      (3)可实现并行化。
      缺点:
      (1)batch_size的不当选择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
      batcha_size的选择带来的影响:
      (1)在合理地范围内,增大batch_size的好处:
        a. 内存利用率提高了,大矩阵乘法的并行化效率提高。
        b. 跑完一次 epoch(全数据集)所需的迭代次数减少,对于相同数据量的处理速度进一步加快。
        c. 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来说 Batch_Size 越大,其确定的下降方向越准,引起训练震荡越小。
      (2)盲目增大batch_size的坏处:
        a. 内存利用率提高了,但是内存容量可能撑不住了。
        b. 跑完一次 epoch(全数据集)所需的迭代次数减少,要想达到相同的精度,其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增加了,从而对参数的修正也就显得更加缓慢。
        c. Batch_Size 增大到一定程度,其确定的下降方向已经基本不再变化。

    参考文献:

    批量梯度下降(BGD)、随机梯度下降(SGD)以及小批量梯度下降(MBGD)的理解

    梯度下降算法原理讲解——机器学习

    因上求缘,果上努力~~~~ 作者:每天卷学习,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BlairGrowing/p/14819885.html

  • 相关阅读:
    vbscript 过滤 特殊字符
    C#3.0新体验(五)Lambda表达式
    C#3.0新体验(三)对象与集合初始化器收
    C#3.0新体验(四)匿名类型
    郁闷啊
    9.15
    谈话是需要对手的
    中秋节啊
    照片
    回家的 感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lairGrowing/p/1481988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